典型文献
小脑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及小脑经颅磁刺激调控的应用
文献摘要: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异常运动,其特征是由于持续或间歇的肌肉收缩而导致不自主运动、姿势异常,或两者兼具,目前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包括心理和康复治疗、口服药物、肉毒毒素注射和脑深部刺激手术等综合措施.已有的动物实验数据显示小脑至少通过3个机制影响肌张力障碍的发病:①小脑传出信号模式异常;②小脑和基底节核团之间的联系出现异常;③小脑细胞形态或结构出现异常.人类研究主要从临床及病理、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3个方面探索小脑在肌张力障碍发病中的具体作用.以往观点认为小脑主要功能是维持躯体平衡及协调运动,而肌张力障碍主要是基底神经节区的一种功能紊乱.近年来随着"小脑-丘脑-大脑皮质"环路的提出,小脑被认为是与肌张力障碍有关的一个新的节点.随着小脑在肌张力障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以及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发展,针对小脑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也逐渐展开.经颅磁刺激(TMS)是人类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神经生理学技术之一.利用强度不断变化的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从而脑皮质层产生局部电流.rTMS是TMS的传统刺激模式.低频磁刺激(≤1 Hz)抑制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高频刺激(>1 Hz)提高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θ节律爆发刺激(TBS)是一种新型的rTMS方式.间歇性TBS(iTBS)提高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连续性TBS(cTBS)抑制刺激区大脑皮质兴奋性.基于"小脑-大脑抑制"理论发现,TMS可以通过调节"小脑-大脑抑制"改善症状.iTBS对小脑皮层的兴奋抑制了运动皮层随后的联合可塑性的发展,而cTBS对小脑皮层的抑制则增强了运动皮层随后的可塑性.因此小脑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高级脑功能刺激调控靶点.
文献关键词:
肌张力障碍;小脑;经颅磁刺激;小脑-大脑抑制;θ节律爆发刺激;间歇性TBS;连续性TBS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翁雅婧;吴毅;刘罡;程会兰;谢鸿宇;田闪
作者机构:
昆山市康复医院,江苏昆山21530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翁雅婧;吴毅;刘罡;程会兰;谢鸿宇;田闪-.小脑在肌张力障碍治疗中的作用及小脑经颅磁刺激调控的应用)[J].康复学报,2022(03):279-284
A类:
cTBS
B类:
肌张力障碍,刺激调控,肌肉收缩,不自主运动,姿势异常,对症治疗,康复治疗,口服药物,肉毒毒素,脑深部刺激,综合措施,动物实验,机制影响,传出,基底节,核团,出现异常,脑细胞,细胞形态,临床及病理,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具体作用,主要功能,躯体,调运,基底神经节,功能紊乱,丘脑,大脑皮质,环路,受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神经生理学,利用强度,磁场作用,中枢神经,皮质层,刺激模式,皮质兴奋性,高频刺激,节律,间歇性,iTBS,小脑皮层,运动皮层,可塑性,脑功能
AB值:
0.2373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