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脑卒中后维吾尔语、汉语运动性失语患者动词产生的脑激活区对比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利用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比较维吾尔语(简称维语)和汉语运动性失语患者执行动词产生任务时的脑激活情况,探讨动词产生的神经机制,为维语、汉语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最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运动性失语患者31例,其中维语患者组15例,汉语患者组16例;与患者组民族、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相匹配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健康志愿者36例,其中维语健康组和汉语健康组各18例.采用维语和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法对患者组进行语言功能评估.以维语和汉语名词为基本试验材料,采集受试者执行动词产生任务时的Bold-fMRI数据.采用SPM 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语种和失语因素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4组全脑水平的交互作用.在交互作用显著的脑区进行简单效应分析,比较各2组的脑激活差异区.结果:在语言功能方面,维语患者组和汉语患者组在复述、命名、听理解、阅读、书写评分和BDAE分级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两侧枕叶外侧、额中回、中央前回、颞上回和额眶回等脑区的激活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维语健康组和患者组在双侧额中回的激活强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央前回和左侧枕叶外侧的激活强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语健康组和患者组在中央前回和左侧枕叶外侧的激活强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双侧额中回的激活强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语健康组和汉语健康组、维语患者组和汉语患者组分别进行比较,简单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种类和失语都会影响大脑动词产生的神经机制;左侧额中回可能在维语动词形态加工中起重要作用;中央前回可能参与汉语语音编码输出过程.
文献关键词:
运动性失语;动词产生;功能磁共振成像;跨语系语言;维吾尔语;汉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祖合热·肉孜;孟诗凯;马晓婷;席艳玲
作者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6;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上海200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祖合热·肉孜;孟诗凯;马晓婷;席艳玲-.脑卒中后维吾尔语、汉语运动性失语患者动词产生的脑激活区对比研究)[J].康复学报,2022(03):206-212
A类:
Bold,跨语系,跨语系语言
B类:
脑卒中后,维吾尔语,运动性失语,失语患者,动词产生,脑激活,用血,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维语,神经机制,排除标准,受教育年限,健康志愿者,失语症,检查法,语言功能,功能评估,名词,基本试验,SPM,语种,双因素方差分析,全脑,脑区,复述,听理解,BDAE,枕叶,额中回,中央前回,颞上回,面差,效应差异,词形,汉语语音,语音编码,出过
AB值:
0.2377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