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淋巴结转移是前列腺癌患者继骨转移之后最常见的转移模式,患者多表现为临床预后不良,因此阐明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对了解前列腺癌恶性进展和制定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细胞的淋巴浸润是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方式,瘤周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轴(VEGF-C/D-VEGFR-3轴)和趋化因子配体21-趋化因子受体7轴(CCL21-CCR7轴)是淋巴管生成必不可少的重要分子轴,近年来又新提出了上皮间质转化、免疫逃逸、脂质代谢及缺氧适应性等过程也参与淋巴结转移,为今后研究指明了方向.通过对已知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以及淋巴管生成参与淋巴结转移的过程进行总结和综述,以期更好地预测前列腺癌的进展,为治疗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淋巴管生成
作者姓名:
蒋璋栋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陕西西安 710061
引用格式:
[1]蒋璋栋-.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22(01):79-83
A类:
B类:
淋巴结转移,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转移模式,临床预后,预后不良,对了,恶性进展,治疗措施,淋巴管生成,肿瘤细胞,主要方式,瘤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趋化因子配体,趋化因子受体,CCL21,CCR7,上皮间质转化,免疫逃逸,脂质代谢,缺氧适应
AB值:
0.2105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