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裂变径迹技术及其地质应用
文献摘要:
裂变径迹技术以样品用量少、封闭温度低以及测年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质学研究中.完全退火或部分退火样品可有效记录岩体的冷却-剥露历史,限制构造活动起始时间,探讨上覆岩石的风化剥蚀历史与矿床保存变化之间的关系,定量化矿床隆升剥蚀量,实现找矿预测;锆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对应天然气生成温度区间,可运用于油气勘探研究计算中;近年来结合元素含量分析的裂变径迹技术还可进行物源分析,LA-ICP-MS技术的引进为测量低U含量矿物的径迹带来了曙光.系统总结了磷灰石与锆石裂变径迹退火特性的研究成果,以及温度、化学成分、结晶各向异性及Dpar值等因素对磷灰石径迹退火特性数据解释可能产生的影响,锆石径迹热稳定性的降低主要受制于辐射损伤效应.实验室退火特性研究为了解繁杂的径迹退火化学动力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在实际的数据解释中需结合地质背景,以获得更为清晰的地质热事件演化研究时间格架.结合径迹测年在矿床、山体隆升剥蚀、盆地热史等研究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期为裂变径迹应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裂变径迹;地质应用;地质热历史;地质热事件
作者姓名:
杨莉;袁万明;洪树炯;冯子睿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莉;袁万明;洪树炯;冯子睿-.裂变径迹技术及其地质应用)[J].中国地质调查,2022(03):104-112
A类:
Dpar,地质热事件,地质热历史
B类:
地质应用,地质学,退火,岩体,构造活动,动起,起始时间,上覆岩,风化,矿床,定量化,隆升剥蚀,剥蚀量,找矿预测,锆石裂变径迹,应天,温度区间,可运,油气勘探,勘探研究,元素含量,含量分析,物源分析,LA,ICP,曙光,磷灰石,各向异性,石径,数据解释,热稳定性,受制于,辐射损伤效应,繁杂,火化,动力机制,地质背景,事件演化,山体,地热
AB值:
0.27584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