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保守方式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支具疗法、特定运动疗法以及两者相结合方式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弯弧、生活质量和躯干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天津医院行支具、运动和两者联合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各20例,共60例受试者.其中支具组男4例,女16例;年龄10~15岁,平均(13.46±1.46)岁;运动组男7例,女13例;年龄10.00~14.50岁,平均(12.83±1.77)岁;联合组男6例,女14例;年龄10~15岁,平均(13.02±1.56)岁.三组按照制定的个体化方案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的一般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及SRS-22问卷量表(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22,SRS-22)和顶椎椎旁肌两侧的表面肌电信号.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治疗均可阻止侧凸Cobb角和躯干旋转角(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进展,联合组的Cobb角、ATR和运动组的ATR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运动组和联合组对于疼痛、心理健康和治疗满意度的改善优于支具组(P<0.05);表面肌电结果显示支具组与运动组顶椎椎旁肌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凸侧高于凹侧.支具组与联合组之间弯弧凸凹两侧的平均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具与特定运动疗法相结合可更有效改善患者Cobb角和ATR,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椎旁肌肌肉力量.
文献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特定运动疗法;肌电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亚杰;王连成;董佳兴;王帅
作者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1617;天津医院康复科,天津3002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亚杰;王连成;董佳兴;王帅-.不同保守方式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对比)[J].实用骨科杂志,2022(01):8-11,19
A类:
特定运动疗法
B类:
守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疗效对比,支具,结合方式,躯干肌肉,肌肉力量,联合治疗,中支,个体化方案,别记,SRS,问卷量表,scoliosis,research,society,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Cobb,旋转角,angle,trunk,rotation,ATR,治疗满意度,侧高,凸凹,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RMS,患者生活质量,肌电图
AB值:
0.265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