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骨形态和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暴露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大鼠骨形态和微结构的变化,探讨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骨骼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6只10周龄的SD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每组8只.低压低氧组大鼠每天在低压低氧模拟氧舱中处理22 h,连续处理6周;对照组放置在正常大气压下,不作其他处理.实验过程中实时监测并记录大鼠的进食、体质量.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右侧股骨长度;采用Micro-CT扫描测定大鼠右侧股骨远端干骺端皮质骨和骨小梁的微结构;计算骨组织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和骨小梁的分离度(Tb.Sp).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压低氧处理2周到实验结束,低压低氧组大鼠的体质量始终小于对照组(P<0.05);低压低氧处理1周到实验结束,低压低氧组大鼠的进食量始终少于对照组(P<0.05);低压低氧组大鼠股骨长度及BV/TV、Tb.N、Tb.Th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1),Tb.Sp大于对照组(P<0.01).Micro-CT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低压低氧组骨小梁的微结构受损,骨量明显降低,空间排列疏松、空隙较大,而对照组骨小梁骨量正常,空隙较小且均匀.结论:长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下会损害机体的健康,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造成骨骼功能障碍.
文献关键词:
高原;低压低氧;骨形态;骨微结构;骨损伤;骨骼发育
作者姓名:
郝晓霞;王丹;丁元钧;罗二平;景达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工程实验室,西安 710069;空军军医大学军事生物医学工程学系,西安 71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郝晓霞;王丹;丁元钧;罗二平;景达-.高原低压低氧环境对大鼠骨形态和微结构的影响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22(07):6-9,22
A类:
B类:
低压低氧,低氧环境,骨形态,长期暴露,骨骼发育,周龄,氧舱,大气压,不作,游标卡尺测量,右侧股骨,股骨长,Micro,股骨远端,干骺端,皮质骨,骨组织,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Tb,骨小梁厚度,Th,分离度,Sp,统计学分析,周到,进食量,三维重建,骨量,空隙,成骨,骨微结构,骨损伤
AB值:
0.2232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