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并发出血及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直径≥20 mm的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LST)并发出血、穿孔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2月病变直径≥20 mm且行ESD治疗的结直肠LST患者172例,根据术后是否并发出血或穿孔,将172例患者分别分为出血组(9例)和非出血组(163例)、穿孔组(14例)和非穿孔组(158例).对入组患者并发出血、穿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出血发生率为5.23%,穿孔发生率为8.14%,手术时间≥120 min是ESD治疗直径≥20 mm结直肠LST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205,95%CI 0.051~0.822,P=0.025),高龄(OR=0.945,95%CI 0.897~0.996,P=0.035)及病灶纤维化(OR=0.105,95%CI 0.027~0.405,P=0.001)是ESD治疗直径≥20 mm结直肠LST发生穿孔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ESD治疗直径≥20 mm的结直肠LST过程中,手术时间≥120 min为术后并发出血的危险因素,高龄及病灶纤维化会增加穿孔发生的可能.
文献关键词: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出血;穿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林福;李达周;陈俊果;王蓉;陈龙平;王雯
作者机构:
350025 福州,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林福;李达周;陈俊果;王蓉;陈龙平;王雯-.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直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并发出血及穿孔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22(05):329-331
A类:
结直肠侧向发育肿瘤
B类: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20mm,并发出血,穿孔,危险因素分析,ESD,LST,变直径,孔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加穿
AB值:
0.1258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