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诊断帕金森病(PD)合并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04—2021-06门诊及住院部的PD患者45例,根据PSG检查结果分为PD+RBD组25例,PD-RBD组20例,另选取25名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DTI、薄层扫描,分别测量其蓝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黑质以及内囊前肢区域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 PD-RBD组与PD+RBD组UPDRS-Ⅲ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7).3组中脑、延髓及内囊前肢区域中FA均值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相较于NC组,PD伴或不伴RBD组蓝斑FA值均减少(P<0.05),但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PD伴或不伴RBD组黑质FA值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后2组间黑质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脑桥区域FA值在PD+RBD组中出现下降(P左=0.016,P右=0.003),PD-RBD组无显著变化(P>0.05);与PD-RBD组相比,PD+RBD组降低(P<0.05).结论 黑质区域及蓝斑在DTI检查中诊断PD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无法明确其是否合并RBD,脑桥在识别是否有RBD具有临床意义.
文献关键词:
帕金森病;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弥散张量成像;多导睡眠监测
作者姓名:
陈婧;钟侦;张君君;蒋丽娟;黄卫
作者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引用格式:
[1]陈婧;钟侦;张君君;蒋丽娟;黄卫-.帕金森病伴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2(02):139-144
A类:
B类:
帕金森病,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弥散张量成像,DTI,南昌大学,住院部,PSG,PD+RBD,另选,健康者,NC,薄层,蓝斑,脑干,中脑,脑桥,延髓,黑质,内囊,前肢,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UPDRS,均值差,统计意义,桥区,多导睡眠监测
AB值:
0.21891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