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肿瘤患者肌肉参数的评估方法和临床意义
文献摘要: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与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合适的肌肉参数可反映肿瘤患者的营养水平和机体状况,指导患者的诊疗过程以及防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临床工作中往往对几种方式难以取舍.目前,常用的肌肉评估方式各有利弊且容易混淆.因此,本文总结了检测肌肉参数的常用方法,介绍并探讨了不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归纳了肿瘤患者肌肉参数评估的临床意义.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是通过影像学评估肌肉质量的常用方法.握力测量操作简便,常用于评估肌肉力量.而对于肌肉功能的评估,临床上较常使用的是综合性较强的简易体能状况量表评分,以期帮助临床工作者全面而系统地评估肌肉状况,重视肌肉参数在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肿瘤;骨骼肌;预后;检测方法
作者姓名:
徐宇辰;廖正凯
作者机构:
武汉大学中南医学肿瘤放化疗科,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武汉430071
引用格式:
[1]徐宇辰;廖正凯-.肿瘤患者肌肉参数的评估方法和临床意义)[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22(04):418-422
A类:
B类:
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临床结局,营养水平,评估标准,临床工作,取舍,评估方式,各有利弊,常用方法,不同方法,优势与不足,参数评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评估,肌肉质量,握力测量,肌肉力量,肌肉功能,易体,体能状况,治疗过程,骨骼肌
AB值:
0.29831
相似文献
日间治疗模式下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临床特点与管理情况回顾性研究
郑艳群;王闫飞;王丹;张红;李秋钰;刘钟芬;刘巍;薛冬-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日间化疗病区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医务处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呼吸内科,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支持治疗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4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