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院外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究院外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结局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石家庄市急救中心接诊的3127例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因、发生地点、气道建立方式、胸外按压方式、心电监护、除颤次数、急诊绿色通道是否畅通、复苏结果、有无目击者、目击者进行心脏复苏救治等情况,分析心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 院外心搏骤停51.90%发生在家中,其次为工作地点(32.71%)、公共场所(13.46%).有59.51%的患者被目击,但仅4.45%的患者由目击者进行心脏复苏救治,19.87%的患者院外进行气管插管,51.93%的患者院外进行肾上腺素治疗.临床病因分析发现,院外心搏骤停的原因以心源性疾病最多(46.02%),其次分别为创伤性(31.53%)、其他(10.97%)、溺水(7.39%)、呼吸系统疾病(4.09%).自主循环恢复的例数有目击者(52例)、目击者进行心脏复苏救治(64例)、初始心律可电击(43例)、急救反应时间≤6min(48例)、院外除颤(45例)分别高于无目击者(25例)、目击者未进行心脏复苏救治(13例)、初始心律不可电击(34例)、急救反应时间>6min(29例)、院外未除颤(32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目击者、目击者进行心脏复苏救治、初始心律可电击、急救反应时间≤6min、院外除颤是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大部分发生在家中,其次为工作地点、公共场所,有目击者、目击者进行心脏复苏救治、初始心律可电击、急救反应时间≤6min、院外除颤是其自主循环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
文献关键词:
心搏骤停;心脏复苏;初始心律;急救;除颤
作者姓名:
孟宇;张春艳;安慧茹;梁建琴;池菲;李香兰
作者机构:
石家庄市急救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21;河北省胸科医院 急诊科,河北 石家庄 050047;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孟宇;张春艳;安慧茹;梁建琴;池菲;李香兰-.院外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点分析)[J].中国医刊,2022(06):650-653
A类:
B类:
院外心搏骤停,流行病学特点,特点分析,石家庄市,急救中心,接诊,发生地,气道,胸外按压,按压方式,心电监护,除颤,急诊绿色通道,目击者,心脏复苏,自主循环恢复,工作地点,公共场所,行气,气管插管,肾上腺素,病因分析,心源性,创伤性,溺水,呼吸系统疾病,初始心律,电击,6min,患者自主,独立影响因素
AB值:
0.1587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