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二尖瓣介入治疗现状及新进展
文献摘要:
二尖瓣反流(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MR)是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西方研究提示一般人群MR发病率为1.7%,75岁以上人群中度及以上MR发病率可达10% [1].考虑到原发性MR与高龄、继发性MR与心力衰竭的密切相关性,未来MR的发病率将持续增加.外科手术是既往治疗症状严重的MR的主要手段,但伴有严重症状的MR患者中超过50%由于存在手术高危因素未接受治疗 [2-3],而缺乏及时干预的严重症状MR患者年死亡率可达57% [4].目前,中国尚无准确的MR流行病学数据,但通过类比美国的流行病学数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团队预测,我国需要干预治疗的MR患者约为750万,重度MR患者约为550万,但目前MR患者治疗率仅为0.5% [5].鉴于单纯的开胸手术干预MR对于全球心血管医疗体系是一个巨大挑战,难以满足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具有微创和安全等优点的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置换术近年来在临床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开展.
文献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姓名:
金沁纯;周达新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金沁纯;周达新-.二尖瓣介入治疗现状及新进展)[J].中国医刊,2022(03):248-251
A类:
B类:
介入治疗,治疗现状,二尖瓣反流,mitral,valve,regurgitation,MR,瓣膜性心脏病,一般人群,继发性,心力衰竭,外科手术,中超,高危因素,未接,比美,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院士,干预治疗,治疗率,开胸手术,手术干预,球心,医疗体系,治疗需求,微创,经导管,二尖瓣修复,置换术,广泛开展
AB值:
0.3254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