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疗效的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器植入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接受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86例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41例)和传统组(45例).微创组行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传统组行传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Cage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片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两组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6±6.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N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均明显优于术前,且术后1d、3个月时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椎间融合率(87.8%)与传统组(86.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其中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在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颈髓功能早期恢复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文献关键词:
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微创手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志伟;黎松波;刘先银;黎建文;方冠军;陈耀鑫;叶国标;卢健锋
作者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 脊柱外科,广东 东莞 52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志伟;黎松波;刘先银;黎建文;方冠军;陈耀鑫;叶国标;卢健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疗效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刊,2022(10):1109-1112
A类: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B类:
手术方式,双节段,显微镜下,颈前路,Zero,椎间盘切除,融合器,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fusion,ACDF,南方医科大学,东莞,颈椎病患者,下颈椎,Cage,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1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骨科学,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功能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disability,NDI,复查,术后随访,组手,融合率,手术创伤,后颈,颈髓,早期恢复,微创手术
AB值:
0.2396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