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汉语发展性口吃语言障碍探因研究进展
文献摘要:
口吃是一种常见言语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77 年将口吃定义为一种言语节律障碍,在说话过程中口吃者知道自己希望说什么,但却因为不随意的音节重复、停顿、延长以致在表达时出现困难.Beitchman等[1]发现学龄前儿童口吃患病率为2%,大约80%口吃的学龄前儿童能自行痊愈,但另一部分儿童则会将口吃延续到成年.Prasse等[2]进一步指出口吃按其成因不同可分为获得性口吃和发展性口吃两类,前者由脑损伤引起;后者指儿童时期出现并且持续到成年仍不能恢复的口吃,且随时间增长,口吃症状严重并出现伴随性动作.本研究主要关注发展性口吃(下简称口吃).
文献关键词:
汉语发展性口吃;语言障碍;语音;语义;语法
作者姓名:
马宇石;曹迎;方玉琼;周文婷;武子祺;顾介鑫
作者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9;语言与认知神经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宇石;曹迎;方玉琼;周文婷;武子祺;顾介鑫-.汉语发展性口吃语言障碍探因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22(10):622-626
A类:
汉语发展性口吃,吃定,口吃者,Beitchman,Prasse
B类:
语言障碍,探因,言语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节律,说话,音节,停顿,学龄前儿童,患病率,痊愈,获得性,脑损伤,随性,注发,语法
AB值:
0.2215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