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水平井体积改造及缝网预测技术研究
文献摘要:
了解柴达木盆地英西41井区水平井体积压裂效果和人工裂缝发育情况,评价储层改造的有效性和天然裂缝带对储层改造的影响,对英西地区的储层再认识和压后求产至关重要.目前存在对人工裂缝网络认知不清楚和天然裂缝对人工裂缝的影响程度认识不清楚的问题.储层改造方案采用可溶桥塞套管多簇多段体积压裂工艺,利用微地震裂缝网络监测成像技术实时监测和评价天然裂缝带对储层改造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现场实时调整合理的压裂施工参数,微地震和地震属性联合解释评估天然裂缝对储层改造的影响以及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的关系,解决了人工裂缝网络认识不清楚的问题.结果表明,天然裂缝带对微地震事件响应特征和储层改造效果有影响.在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下,裂缝网络成像显示研究区S1井人工网络与天然裂缝带相互沟通,并形成了复杂裂缝网络,增大了流体渗流通道,达到了储层改造的目的,压后投产产油量较高,为研究区增储上产和长期高效稳定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文献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藏;储层改造;人工缝网;天然裂缝;微地震监测;裂缝复杂指数;水平井体积压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庆辉;高发润;谭武林;姜明玉;张梦麟;骆雨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甘肃敦煌 736200;北京斯堪帕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3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庆辉;高发润;谭武林;姜明玉;张梦麟;骆雨-.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水平井体积改造及缝网预测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22(06):1043-1052,1089
A类:
天然裂缝带,裂缝复杂指数
B类: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体积改造,预测技术,井区,水平井体积压裂,压裂效果,人工裂缝,裂缝发育,发育情况,储层改造,再认识,求产,认识不清,改造方案,可溶桥塞,套管,多簇,多段,压裂工艺,利用微,震裂,网络监测,改造效果,并现,压裂施工,施工参数,地震属性,微地震事件,事件响应,响应特征,体积压裂改造,S1,相互沟通,复杂裂缝网络,流体渗流,渗流通道,投产,产油量,增储上产,高效稳定,非常规油气藏,人工缝网,微地震监测
AB值:
0.26010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