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复杂缝网模拟的页岩气水平井立体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
文献摘要:
如何合理表征三维人工裂缝形态及延伸范围以及模拟压后复杂缝网产能特征是论证、评价页岩气立体井网开发效果的关键.为此,以川南地区页岩气为对象,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天然裂缝模型和地质力学模型,模拟了人工裂缝形态及其与天然裂缝的空间配置关系,分析了三维人工裂缝在缝长和缝高方向的延伸规律,然后根据压后复杂裂缝网络形态,设计了同层井网、立体井网等不同的井网部署模式,使用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耦合数值模拟器模拟了立体井网全生命周期内各气井的生产动态,并结合智能化历史拟合技术反演获得了给定井网结构下的裂缝网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工裂缝在高度方向上延伸受到明显抑制,限制了同层井网对于纵向储量的控制程度;②立体井网在提高储量整体动用程度的同时降低了平面井间干扰强度,为井距缩小提供调整空间;③以裂缝压窜和井间压力干扰为判别机制,通过厘清人工裂缝与立体井距配置关系可以获得最优配置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立体井网开发效果.结论认为:①川南地区页岩气适宜采用错层开发的小井距模式,该模式易形成"短缝长、低缝高"的造缝效果,井组采收率预计可提高5%~10%;②该方法可较好地评价页岩气立体井网开发效果,为页岩气藏(井)产能的高效评价和开发技术政策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文献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天然裂缝;裂缝网络;嵌入式裂缝模型;裂缝压穿;缝长—井距匹配模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军磊;贾爱林;位云生;王建君;黄小青;李林;于伟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公司;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军磊;贾爱林;位云生;王建君;黄小青;李林;于伟-.基于复杂缝网模拟的页岩气水平井立体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以四川盆地南部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J].天然气工业,2022(08):175-189
A类: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嵌入式裂缝模型,裂缝压穿
B类:
复杂缝,页岩气水平井,立体开发,开发效果评价,龙马溪组页岩,人工裂缝,裂缝形态,产能特征,川南地区,三维地质模型,天然裂缝,地质力学模型,空间配置,配置关系,缝高,复杂裂缝网络,网络形态,井网部署,嵌入式离散裂缝模型,模型耦合,耦合数值模拟,模拟器,气井,生产动态,历史拟合,网结,网络参数,储量,控制程度,动用程度,井间干扰,压窜,压力干扰,清人,最优配置,配置模式,高立,错层,小井距,采收率,页岩气藏,高效评价,开发技术政策,政策优化,匹配模式
AB值:
0.2968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