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三棱镜配合双眼视觉感知训练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效果
文献摘要:
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恒定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形式,视轴常呈分开状态,看远处时,融合性散开幅度超过集合幅度而产生外斜,看近处时保持正位[1].发病主要因为外展与集合功能平衡失调,该疾病常发生于儿童早期,最初仅在看远处时发生,因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与时间均增加,发展为看远、近处均产生外斜[2].流行病学发现,儿童间歇性外斜视发病率约为2%,占斜视疾病的60%,是儿童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诱因主要有视功能发育不完善、先天遗传因素、屈光系统发育不成熟等[3].根据患儿病情发展程度不同,临床主要有手术治疗、戴镜矫正治疗等多种疗法,多数患儿可完全恢复正常.研究发现,三棱镜用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治疗,可改善患儿斜视症状;双眼感知训练对于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有改善效果,可提升患儿双眼视觉水平[4,5].本研究将三棱镜联合双眼视觉感知训练法应用于小儿间歇性外斜视,观察效果,现报告如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伍玲玲;李卫红
作者机构:
710014 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视光及小儿眼科;710014 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青白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伍玲玲;李卫红-.三棱镜配合双眼视觉感知训练治疗小儿间歇性外斜视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22(03):283-285
A类:
B类:
三棱镜,双眼,视觉感知,感知训练,小儿间歇性外斜视,外隐斜,恒定性,视轴,开状,远处,融合性,散开,近处,持正,正位,平衡失调,儿童早期,表达能力,得不到,眼科疾病,视功能,先天遗传,遗传因素,屈光,光系统,系统发育,病情发展,发展程度,戴镜,矫正治疗,完全恢复,训练法,观察效果
AB值:
0.2874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