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内蒙古中部察哈尔右翼后旗陆相枕状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文献摘要:
海相枕状玄武岩分布广泛,而大规模陆相枕状玄武岩在国内罕见.内蒙古察右后旗陆相枕状玄武岩属上新世汉诺坝玄武岩.枕状玄武岩厚10~12m,堆积序列自下而上为深湖相灰白色钙质泥岩、枕状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和块状玄武岩.枕状玄武岩由黑色枕状体和黄色淬碎角砾组成,枕状体结构完整,国内罕见.橄榄拉斑玄武岩枕状体,呈斑状结构,气孔、杏仁状及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单斜辉石和橄榄石.基质为玻晶交织结构和间隐-间粒结构,主要由微晶斜长石、辉石和玻璃质组成,含量为70%~85%.枕体间的填充物主要为玄武质淬碎碎屑,包括集块、角砾和凝灰级碎屑,其中凝灰级淬碎碎屑的确定丰富了火山灰的成因类型.海相和陆相均可形成枕状玄武岩,水是必要条件,但其形成与水深关系不大,主要受熔岩的温度和流速控制.水下玄武质熔浆在1150~1000℃时易形成枕状构造,而低于1000℃则很难形成枕状熔岩,相对缓慢的流速利于枕状体形成.陆相枕状玄武岩常分布于火山口周围,属近火口相堆积物,具有明确的指相意义,这对恢复火山机构面貌及火山喷发过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文献关键词:
枕状玄武岩;淬碎角砾岩;陆相;近火口相;察右后旗
作者姓名:
史志伟;白志达;董国臣;王旭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史志伟;白志达;董国臣;王旭-.内蒙古中部察哈尔右翼后旗陆相枕状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震地质,2022(05):1087-1106
A类:
近火口相,淬碎角砾岩
B类:
内蒙古中部,察哈尔右翼后旗,陆相,枕状玄武岩,海相,察右后旗,上新世,汉诺坝,12m,自下而上,湖相,灰白色,钙质,泥岩,气孔,块状,拉斑玄武岩,杏仁,斜长石,单斜辉石,橄榄石,交织结构,微晶,玻璃质,填充物,碎屑,火山灰,成因类型,水深,关系不大,熔岩,流速控制,火山口,口周,堆积物,火山机构,火山喷发,喷发过程,实际意义
AB值:
0.2938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