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三种扫描流程制作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的模型数据获取方式所制作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研究它们的特点.方法 选取201例患者,282单位.随机分成三种扫描流程制作:①TRIOS口扫仪扫描石膏模型,制作全瓷冠桥149单位(模型扫描组);②分割模型后仓扫,制作全瓷冠桥62单位(分割仓扫组);③TRIOS口扫仪直接口内扫描制作全瓷冠桥71单位(直接口扫组).记录三组流程患者的模型获取时间,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评估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模型扫描、分割仓扫、直接口扫组的模型处理操作时间分别为(71.779±4.536)、(133.500±6.174)和(71.253±3.668)min,三组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9,P=0.000),模型扫描组、直接口扫组操作快于分割仓扫组;三组修复体的颜色、表面质地和外形的临床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接口扫、模型扫描组的边缘适合性高于分割仓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3,P=0.019).结论 口扫模型和直接口内扫描方式简化制作流程,缩短模型处理时间,节约人力和物力成本,同时较传统分割仓扫有更高的取模精度,能获得优良的修复体边缘适合性.
文献关键词:
口内扫描;氧化锆;边缘适合性;CAD/CAM
作者姓名:
郭亚林;魏煦;景建龙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工艺科,江苏南京 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江苏南京 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亚林;魏煦;景建龙-.三种扫描流程制作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2022(11):1006-1010
A类:
B类:
扫描流程,氧化锆,临床效果比较,模型数据,数据获取,TRIOS,石膏模,全瓷冠,分割模型,口内扫描,USPHS,标准评估,修复效果,模型处理,操作时间,时差,快于,效果差异,边缘适合性,扫描方式,制作流程,处理时间,约人,取模,修复体边缘,CAD,CAM
AB值:
0.3305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