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和喙突形态特征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osteoarthrosis,TMJOA)不同分期喙突的形态特征,为临床及解剖学提供理论数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并诊断为TMJOA的290例患者,其中男69例,女221例,年龄(35.1±13.7)岁(16~69岁),单侧病变64例(64侧),双侧病变226例(452侧);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按照TMJOA 的X线表现分期标准将患者的患侧关节分为Ⅰ期(227侧)、Ⅱ期(38侧)、Ⅲ期(164侧)、Ⅳ期(87侧)。筛选26例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普通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例,女18例,年龄(34.3±13.9)岁(17~60岁)。将各组“.dicom”格式数据导入Simplant Pro 11.04软件中测量喙突的高度、前倾角、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3个形态学参数。采用R 3.6.1分析TMJOA患侧与对照组的双侧、试验组单侧病变患者的健患侧、试验组患侧不同分期之间喙突形态参数的差异性。结果:TMJOA组患侧喙突高度[(16.26±2.81)mm]、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0.96(0.92,1.01)]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5.31±3.03)mm;0.95(0.89,0.99)](
t=2.18,
P=0.033;
Z=2.87,
P=0.004);单侧病变患者患侧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显著大于健侧(
t=-3.46,
P=0.001);不同分期间组内分析显示,喙突高度在不同分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37,
P=0.774);Ⅰ、Ⅱ、Ⅲ期喙突前倾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08),但均显著小于Ⅳ期(
PⅠ-Ⅳ<0.001;
PⅡ-Ⅳ=0.009;
PⅢ-Ⅳ<0.001);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Ⅰ期、Ⅱ期、Ⅲ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08),Ⅰ期、Ⅲ期显著小于Ⅳ期(
P<0.001)。
结论:TMJOA患者的喙突高度及喙突顶点-下颌角点与髁突顶点-下颌角点距离的比值均显著大于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受试者,喙突的高度与TMJOA有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喙突;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影像学测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绍练;何秋敏;许彪;聂豪;尹大海;普启宏
作者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云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106;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 云南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1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绍练;何秋敏;许彪;聂豪;尹大海;普启宏-.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和喙突形态特征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2(07):694-700
A类:
osteoarthrosis,dicom,Simplant
B类: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喙突,锥形束,测量分析,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OA,不同分期,解剖学,口腔医院,中男,影像学检查,准将,患侧,影像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影像学表现,数据导入,Pro,前倾角,顶点,下颌角点,髁突,形态学参数,形态参数,健侧,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影像学测量
AB值:
0.1427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