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对产妇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白介素-4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对产妇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北妇女儿童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8例妊娠期梅毒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入院后以普鲁卡因青霉素治疗,观察组入院后以苄星青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的妊娠结局,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外周血TNF-α、IL-2、IL-4水平,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后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滴度阴性率.结果 观察组正常妊娠产妇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早产、流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常新生儿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TNF-α、IL-2、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2、IL-4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PR、TPHA滴度阴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苄星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能够改善产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还能降低产妇外周血TNF-α、IL-2、IL-4水平,提高血清RPR、TPHA滴度阴性率.
文献关键词:
妊娠期;梅毒;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妊娠结局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育;刘娟;张春利;张俊梅;蒋艳丽
作者机构:
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西安7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育;刘娟;张春利;张俊梅;蒋艳丽-.不同青霉素治疗妊娠期梅毒对产妇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白介素-4及新生儿预后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2(02):59-63
A类:
TPHA
B类:
妊娠期梅毒,血肿,白介素,新生儿预后,妇女儿童医院,梅毒孕妇,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梅毒螺旋体,血凝,滴度,阴性率,正常妊娠,早产,死胎,胎发,正常新生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死亡,产妇妊娠结局,低产
AB值:
0.17257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