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内界膜剥离对糖尿病性黄斑前膜患者黄斑区血流信号的影响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术中内界膜(ILM)剥离对糖尿病性黄斑前膜(ERM)患者黄斑区血流信号的影响.方法 糖尿病性ERM患者分为ERM+ILM剥离组(18眼)和ERM剥离组(19眼),均行标准玻璃体切除术,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厚度(CMT)、血管密度(VD)、血管长度密度(VLD)、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和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圆度.结果 ILM剥离对两组患者的BCVA、CMT的变化没有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浅表毛细血管丛(SCP)中,ILM剥离与否不影响VD、VLD、FAZ面积和FAZ圆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深部毛细血管丛(DCP)中,ILM剥离对VD、VLD和FAZ圆度的变化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M+ILM剥离组术后第6个月的VD、VLD和FAZ圆度与ERM剥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性ERM患者术中剥离ILM延迟了黄斑区深部毛细血管丛血流信号的改善,增加了深部黄斑缺血的风险,但不影响术后BCVA和CMT的恢复.
文献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前膜;内界膜;血管密度;血管长度密度;黄斑缺血
作者姓名:
李博;苟文军;解宸;游慧;白梦天;李恒
作者机构:
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中心,四川遂宁629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博;苟文军;解宸;游慧;白梦天;李恒-.内界膜剥离对糖尿病性黄斑前膜患者黄斑区血流信号的影响研究)[J].四川医学,2022(10):1008-1013
A类:
ERM+ILM,黄斑缺血
B类:
内界膜,黄斑前膜,黄斑区血流,血流信号,玻璃体切除术,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厚度,CMT,血管密度,VD,血管长度密度,VLD,中心凹无血管区,FAZ,圆度,浅表,毛细血管,SCP,深部,DCP,视网膜前膜
AB值:
0.1841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