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介入栓塞术在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术在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采取介入栓塞术治疗)和对照组(采取鼻内镜切除术治疗),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的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鼻腔功能指标[鼻气道阻力、鼻腔最小横截面积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嗅觉功能、黏膜形态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IL-6、IL-8、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鼻气道阻力、DCAN均低于对照组患者,NCV、NMCA均高于对照组患者,T&T标准试嗅法评分、Lund-Kenn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坏死、囊样息肉变、头痛及面部胀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介入栓塞术对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能够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鼻腔及嗅觉功能,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介入栓塞术;鼻腔及鼻窦血管瘤;炎性因子;鼻腔功能;嗅觉功能;鼻内镜切除术
作者姓名:
赵小军;庞秀红;王菲;郭青;戴翔
作者机构:
泰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江苏 泰州 225300;泰州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江苏 泰州 225300
引用格式:
[1]赵小军;庞秀红;王菲;郭青;戴翔-.介入栓塞术在鼻腔及鼻窦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09):1114-1119
A类:
鼻腔及鼻窦血管瘤,鼻内镜切除术,Kenndy
B类:
介入栓塞术,泰州市,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鼻腔功能,鼻气道阻力,横截面积,鼻孔,DCAN,鼻腔容积,NCV,NMCA,嗅觉功能,黏膜形态,围手术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情况,Lund,围手术期出血,息肉,头痛,胀痛,统计意义,手术创伤,炎性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临床推广
AB值:
0.1568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