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于医院治疗的1 10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分组,55 例患者为观察组,55 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宫腔镜下电切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冷刀手术治疗.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 (PAI-1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雌二醇(E2 )、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T)、宫动脉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水平,测量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月经改善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宫腔再粘连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PAI-1 、TGF-β1 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 ),观察组MMP-9 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LH、FS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E2 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 ).观察组患者PI、RI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 ).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 05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月经改善率(96. 36%)高于对照组(81. 81%) (P<0. 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 18%)高于对照组(83. 64%)(P<0. 05),观察组患者宫腔再粘连发生率(5. 46%)低于对照组(27. 27%).结论 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患者,可抑制患者炎症,调节患者 TGF-β1 、PAI-1 、MMP-9 水平及激素水平,调节卵巢供血功能,保护患者子宫内膜,提升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宫腔再粘连发生率.
文献关键词:
宫腔镜下冷刀技术;宫腔粘连;炎症;激素;卵巢供血功能;子宫内膜;宫腔再粘连发生率
作者姓名:
钱潘连;苏斌
作者机构:
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浙江桐乡314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钱潘连;苏斌-.宫腔镜下冷刀技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子宫内膜的保护作用)[J].广东医学,2022(04):498-502
A类:
宫腔镜下冷刀技术,卵巢供血功能
B类:
宫腔粘连,电切,刀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转化生长因子,TGF,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子宫内膜厚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月经,经改,改善率,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总有效率,可抑制,激素水平
AB值:
0.1104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