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DNT临床病理分析五例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D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复习与总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2016年7月-2019年11月诊断为DNT的5个病例的临床、影像、病理资料.结果 5例DNT,均为男性,年龄12~22岁,患者常出现癫痫症状.影像学表现:5例DNT MRI T1WI均呈低信号,3例在T2WI呈低信号,2例呈稍低信号,1例病灶周围见少许水肿信号,3例病灶显示轻度强化.病理学改变:5例均可见"特殊胶质神经元成分",表现为与皮质表面垂直的柱状结构,柱状结构是由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沿轴突排列构成,这些柱状结构之间可见淡嗜酸性的黏液基质,基质内漂浮着正常神经元,5例DNT均为简单型,1例为复杂型.免疫组化特点:少突胶质细胞样细胞表达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2),神经元表达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突触素(Syn),星形细胞表达胶质纤维性酸性蛋白(GFAP),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水平极低,约1%.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DNT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报道的5例均未复发.
文献关键词: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胶质神经元肿瘤;特殊胶质神经元成分;免疫组化
作者姓名:
蔡宇翔;彭拓
作者机构:
430071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病理科;430071湖北,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
引用格式:
[1]蔡宇翔;彭拓-.DNT临床病理分析五例)[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01):27-32
A类:
特殊胶质神经元成分
B类:
DNT,临床病理分析,五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neuroepithelial,tumor,临床病理学特征,武汉大学,病理科,病理资料,癫痫症状,影像学表现,T1WI,低信号,T2WI,稍低,少许,柱状结构,少突胶质细胞,轴突,嗜酸性,黏液,漂浮,复杂型,免疫组化,Olig,神经元核抗原,NeuN,神经突触,突触素,Syn,星形细胞,GFAP,细胞增殖核抗原,Ki,外科手术治疗,胶质神经元肿瘤
AB值:
0.3455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