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下肢血运重建术前后足部骨骼肌血流灌注的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下肢动脉血运重建术前后患者双足骨骼肌血流灌注变化的可行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1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单侧下肢动脉介入治疗,未实施治疗的对侧肢体为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3天、治疗后第3天行双侧足部CT灌注扫描,原始CT灌注图像经VPCT Body软件处理后,对称选取双侧足底内侧肌群作为感兴趣区域(ROI),由此获得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MB)以及平均通过时间(MTT)。使用Wilcoxon符号秩验证分析灌注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1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介入治疗。在腔内治疗前,治疗侧足底内侧骨骼肌灌注参数(BV、BF、PMB、MTT)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 0.05),而在腔内治疗后,治疗侧足底内侧骨骼肌灌注参数(BV、BF、PMB、MTT)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 < 0.05),其中,BV、BF、PMB较对照组上升,MTT、较对照组下降。此外,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对照组的灌注参数(BV、BF、PMB、MTT)无明显变化(P > 0.05),而治疗组的灌注参数(BV、BF、PMB、MTT)有变化(P < 0.05),其中,BV、BF、PMB较治疗前上升,MTT较治疗前下降。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量化评估不同骨骼肌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为下肢血运重建方案的制定、疗效的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临床价值较高。
文献关键词:
下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缺血;骨骼肌;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涛;苏浩波;何旭;楼文胜;陈国平;钱成;李英豪;顾建平
作者机构:
210006 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介入血管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涛;苏浩波;何旭;楼文胜;陈国平;钱成;李英豪;顾建平-.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下肢血运重建术前后足部骨骼肌血流灌注的变化)[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22(02):190-195
A类:
VPCT,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B类:
灌注成像技术,技术评估,血运重建术,足部,骨骼肌,血流灌注,动脉血,双足,临床应用价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动脉介入治疗,施治,对侧,侧肢,天行,Body,足底,感兴趣区域,ROI,灌注参数,血容量,BV,血流量,BF,表面通透性,PMB,平均通过时间,MTT,Wilcoxon,符号秩,验证分析,腔内治疗,有变,量化评估,预后判断,临床价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AB值:
0.2094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