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5例经病理证实的胸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并与同时期病理证实的胸腺瘤低危组12例、胸腺瘤高危组14例共26例胸腺瘤对照分析.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及k-w检验,进行组间CT征象差异比较.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胸腺鳞状细胞癌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最终得到与胸腺鳞状细胞癌诊断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独立危险因素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的效能.结果:25例胸腺鳞状细胞癌均位于前上纵隔.CT形态学征象单因素分析显示,胸腺鳞状细胞癌与胸腺瘤(低危组及高危组)在肿块形态、边界、大血管侵犯、心包侵犯、淋巴结转移、纵隔脂肪浸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形态分叶状、淋巴结转移、纵隔脂肪浸润为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2.998、10.558、42.251,P<0.05),三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699、0.788;肿块形态、分叶状诊断灵敏度最高(79.2%),纵隔内脂肪浸润的特异度最高(90.9%).结论:前上纵隔肿瘤形态呈分叶状,伴淋巴结转移及纵隔脂肪浸润时,提示为胸腺鳞状细胞癌.CT征象对诊断胸腺鳞状细胞癌具有重要价值.
文献关键词:
胸腺上皮性肿瘤;胸腺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学;计算机体层成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路利军;张明
作者机构: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CT室,陕西 西安71030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陕西 西安7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路利军;张明-.CT征象对胸腺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22(07):692-697
A类:
胸腺鳞状细胞癌
B类:
诊断价值,价值研究,胸腺瘤,对照分析,Fisher,象差,差异比较,因变量,上纵隔,形态学征象,肿块,大血管,血管侵犯,心包,淋巴结转移,脂肪浸润,叶状,诊断灵敏度,内脂,纵隔肿瘤,胸腺上皮性肿瘤,组织病理学,计算机体层成像
AB值:
0.150019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