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老年人群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对自理能力受损的预测作用
文献摘要:
识别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受损高危人群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降低老年人ADL受损和照护依赖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05-2014年的四轮数据,构建了 2005-2008年、2008-2011年和2011-2014年三个追踪样本,研究对象为基线调查时年龄≥65岁且尚未出现ADL受损、参与了基线调查三年后随访调查的老年人,旨在探索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IADL)功能对于ADL受损的预测作用,为构建适用于中国老年人的ADL受损风险识别模型提供科学依据.三个追踪样本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在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后,基线IADL受损越严重,随访时ADL受损的发生风险越高.基线IADL轻微受损、轻度受损、中度受损和重度受损的老年人,随访时ADL受损的发生风险分别是基线不存在IADL受损老年人的1.71-1.95倍、2.26-3.07倍、3.40-4.64倍和4.64-6.12倍.这一结果表明,IADL对ADL受损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对IADL的评估将有助于尽早识别ADL受损的高危人群并进行适当的干预.
文献关键词:
ADL;IADL;风险识别;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林威霞;宋新明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北京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林威霞;宋新明-.中国老年人群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对自理能力受损的预测作用)[J].残疾人研究,2022(03):40-46
A类:
B类:
中国老年人,老年人群,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能力受损,预测作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高危人群,照护依赖,发生风险,队列研究,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四轮,轮数,基线调查,随访调查,IADL,风险识别,识别模型,控制社会,社会人口学,早识别
AB值:
0.2404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