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红霉素通过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研究
文献摘要:
为探究红霉素通过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本试验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红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试验检测红霉素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作用;利用Real-time PCR、酶活性测定、组氨酸含量测定等试验检测红霉素对IGPD的调控作用;采用分子对接和等离子共振试验验证红霉素与IGPD的直接相互作用.结果显示:红霉素MIC为1.6 Ng/mL,1/2 MIC(0.8 μg/mL)的红霉素可以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极显著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P<0.01);1/2 MIC(0.8 μg/mL)的红霉素可以极显著抑制IGPD基因(hisB)的表达(P<0.01),同时显著降低IGPD的酶活性(P<0.05)和组氨酸含量(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红霉素可以与IGPD的氨基酸Arg88、Ser108、Leu40、Phe43、Glu162和Glu66位点结合;等离子共振试验结果显示,红霉素与IGPD可以直接结合.结果表明,红霉素可能通过调控IGPD及与其直接结合两方面作用,从而抑制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明确红霉素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寻找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药物靶点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红霉素;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永辉;王爽;崔文强;屈谦伟;罗佳;杨奕樱
作者机构:
贵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省法医中药毒理学特色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25;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深圳518055;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永辉;王爽;崔文强;屈谦伟;罗佳;杨奕樱-.红霉素通过IGPD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22(06):9-13,18,封2
A类:
IGPD,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hisB,Arg88,Ser108,Leu40,Phe43,Glu162,Glu66
B类:
红霉素,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Staphylococcus,xylosus,肉汤,微量稀释法,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晶紫,试验检测,Real,酶活性测定,组氨酸,酸含量,含量测定,分子对接,等离子共振,Ng,细菌生长,药物靶点
AB值:
0.1368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