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石化容器用2.25Cr-1Mo-0.25V钢的CMT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为探索大型石化筒体根部止口的制造新工艺,采用新研发的2.25Cr-1Mo-0.25V合金丝材,使用CMT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首次堆积2.25Cr-1Mo-0.25V直壁墙,探索增材后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以改善沉积态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实验发现:增材成形的直壁件内部微观组织主要为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和部分马氏体,堆积方向组织差异明显,显微硬度浮动剧烈,拉伸强度远高于母材,但断裂延伸率较低.对增材后的直壁件施加"消氢处理+去应力处理"和"模拟最小焊后热处理",发现后者能将其塑性提升至与母材相当.根据显微组织分析,经过"最小焊后热处理",沉积态的板条贝氏体和部分马氏体可转变成均匀分布的粒状贝氏体,组织间的各向异性显著降低.实验证明,应用新研发的2.25Cr-1 Mo-0.25 V丝材在最佳的CMT电弧熔丝增材工艺参数下成形直壁件并结合"最小焊后热处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最终满足石化容器筒体根部止口的服役指标.相比浇铸-锻造成形止口的工艺,开发的CMT电弧熔丝增材新工艺有望大幅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制造效率.
文献关键词:
电弧熔丝增材制造;2.25Cr-1Mo-0.25V钢;最小热处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作者姓名:
仲杨;秦晓波;郑志镇;李建军;王承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二重(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德阳,6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仲杨;秦晓波;郑志镇;李建军;王承-.石化容器用2.25Cr-1Mo-0.25V钢的CMT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10):1251-1259
A类:
最小热处理
B类:
石化,器用,25Cr,1Mo,25V,CMT,电弧熔丝增材制造,制造工艺,组织性能,筒体,根部,止口,新工艺,合金丝,丝材,增材制造技术,热处理工艺,沉积态,显微组织,组织与力学性能,直壁件,微观组织,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差异,显微硬度,浮动,拉伸强度,母材,断裂延伸率,消氢处理,去应力,焊后热处理,组织分析,转变成,成均,均匀分布,各向异性,增材工艺,下成,组织和力学性能,服役,浇铸,锻造成形
AB值:
0.2666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