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事与思——对"以事观之"若干评论的回应
文献摘要:
从总的进路看,合理的哲学研究方式在于兼容感性、知性、理性,以三者互动的形式把握世界与人自身的存在.同时,需要区分体系建构与系统化考察,哲学研究需要系统化,其核心观念也应该系统地展开,现时代虽无需追求体系化的哲学,但系统化的研究却是严肃的哲学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就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真切地理解哲学史,需要以哲学理论为背景,另一方面,哲学理论建构或思考也离不开哲学史.在哲学领域,创造性的研究可以取得多重形式,并不仅仅限定于学术接续或直接承继的模式.从"心"与"事"的关系看,"事"具有综合性的形态,既包括"心"及其活动(观念性的活动),又以"人"为主体,在"人""心""事"的相互关联中,事因人而有,人成于事而又以事观之.从哲学的层面考察世界,便不能不注意本然存在与现实世界的区分.同时,哲学以跨越界限的方式理解世界,体现其不同于知识对特定领域、对象的分别的把握,但跨越界限本身又是通过多样的形式实现的,求其通与多样性、个体性,并非相互排斥.
文献关键词:
以"事"观之;史与思;"心"与"事";具体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国荣
作者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国荣-.事与思——对"以事观之"若干评论的回应)[J].哲学分析,2022(04):44-61
A类:
B类:
以事观之,哲学研究,研究方式,知性,形式把握,要区,体系建构,化考,核心观念,现时代,严肃,哲学史,真切,哲学理论,理论建构,哲学领域,仅限,定于,承继,观念性,相互关联,因人,不能不,本然,现实世界,越界,特定领域,个体性,史与思,具体性
AB值:
0.4417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