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阐释
文献摘要: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传统社会公德要求人们相善其群,现代社会公德指向一种整合性的功能要求,在多元的个体道德取向和社会共同道德要求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宪法作为共同体的组织规则,需要在"个体—社会—国家"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持续性整合.基于社会公德的整合作用,宪法将其纳入规范体系,促进其整合功能实现.宪法社会公德条款承载着个体实现社会化、维系社会共同体、作为个体与国家的联结中介等理想功能.然而,由于相关文本的规范品格未获充分确认,文本表述不够清晰,实施动力略显不足,导致其功能受到一定阻滞.应当在规范目标的导引下,依托宪法解释,确认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品格,阐明其规范内涵,并夯实规范实施的社会基础,促进其理想功能的实现.
文献关键词:
社会公德;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整合;宪法解释;"个体—社会—国家"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秦小建;朱俊亭
作者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秦小建;朱俊亭-.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阐释)[J].交大法学,2022(02):42-58
A类:
B类:
社会公德,规范阐释,社会交往,公共生活,本行,行为准则,传统社会,求人,相善,整合性,功能要求,个体道德,道德取向,同道,道德要求,组织规则,整体框架,入规,规范体系,整合功能,功能实现,社会共同体,未获,本表,略显,当在,规范目标,导引,宪法解释,规范内涵,社会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整合
AB值:
0.430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