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合同成立探微
文献摘要:
本文赞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和标的共同构成合同成立要件.无视标的作为合同的元素会带来不小的负面后果.意思表示一致即合意,对其判断和把握,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客观说/表示内容的一致论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平衡得更好,在合同欺诈、胁迫等场合采主观说/内心意思的一致论较为妥当.中国法及其理论也应当如此区分类型,确定有所差异的法律后果.在通常情况下,沉默不构成承诺,因为要约人没有理由因为受要约人的沉默而相信受要约人做出了承诺.而且,要约人无法通过约定沉默构成承诺以免受要约人不经意间做出承诺.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将沉默视为承诺,如双方当事人之间已经形成如下交易惯例,或当地业已存在着如下交易习惯:一方当事人向相对人发出要约,相对人未在要约指定的期间内答复也视为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受要约人在收到要约后沉默,视为已经承诺.关于确认书的地位及效力,本文认为,在有确认书的场合,合同何时成立,首先由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来决定,由于于此场合不涉及公序良俗的问题,应当贯彻意思自治原则.如果通过解释当事人的意思这条路径仍难得出妥当的结论,则有必要借鉴德国和美国的立法、判例和学说所形成的规则或意见,丰富中国民法的理论,服务于中国民法的实践.
文献关键词:
合同成立;合意;不合意;标的;确认书;沉默
作者姓名:
崔建远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建远-.合同成立探微)[J].交大法学,2022(01):7-19
A类:
不合意
B类:
合同成立,探微,赞同,当事人,意思表示,成立要件,无视,视标,利益平衡,合同欺诈,胁迫,合采,心意,妥当,中国法,分类型,法律后果,要约,约人,相信,约定,以免,免受,不经意,默视,惯例,交易习惯,相对人,未在,答复,确认书,何时,于于,公序良俗,意思自治原则,这条,难得,判例
AB值:
0.3209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