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含量的林龄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其含量变化特征,分析各磷素形态的相关性,以期为提高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的有效性、促进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西分宜县山下林场选择7个林龄(3、6、12、18、25、32和49年生)的杉木人工林,采用钼锑钪比色法测定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采用分级法测定土壤铝结合态磷(Al-P)、高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P)和钙结合态磷(Ca-P)含量,分析各磷素形态间的相关性,揭示不同林龄土壤磷素动态变化.[结果]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无机磷含量占全磷含量的55.37%~74.22%,而无机磷组分含量表现为O-P>Fe-P>Ca-P>Al-P;土壤全磷、有效磷、Al-P、O-P含量随林龄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在12年生或18年生时最小,Fe-P含量逐渐升高但差异不显著,Ca-P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不同林龄土壤无机磷含量动态变化表明,中林龄(11~20年)时期杉木处在快速生长阶段,大量吸收土壤养分;而从18年生到49年生,Ca-P含量显著下降,表明近成熟林(21~25年生)开始,杉木对Ca-P吸收速率增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效磷含量与Al-P含量、Fe-P含量和O-P含量正相关(P>0.05),O-P含量与Al-P含量和Fe-P含量正相关(P>O.05).[结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中不同形态磷素含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且无机磷为全磷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磷素形态间存在相互作用.
文献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林龄;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
作者姓名:
陈嘉琪;赵光宇;李仰龙;董玉红;厚凌宇;焦如珍
作者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嘉琪;赵光宇;李仰龙;董玉红;厚凌宇;焦如珍-.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形态及含量的林龄变化)[J].林业科学,2022(05):10-17
A类:
B类:
杉木人工林,土壤磷素,磷素形态,不同林龄,含量变化,分宜县,山下,林场,比色法,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钙结合态磷,全磷含量,无机磷组分,组分含量,先减,中林,速生,生长阶段,土壤养分,成熟林,吸收速率,土壤有效磷,不同形态,形态磷
AB值:
0.164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