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冬奥会崇礼生态核心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文献摘要:
[目的]基于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估测结果,统计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地形分异效应,探讨植被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为研究区生态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森林防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北京冬奥会崇礼生态核心区为研究区,以GF-1 WFV和Sentinel-2多光谱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像元二分模型法对研究区2014、2016和2020年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进行遥感估测,结合数字高程模型,利用差值指数、马尔科夫模型、植被覆盖动态度和地形分布指数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在地形上的分异性.[结果]1)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显著差异性,表现为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与整个研究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紧密相关,山区植被覆盖度高,平原区或山谷等人类活动区植被覆盖度相对偏低.2)研究区植被整体以中、中高和高植被覆盖度为主,3个时期3种植被覆盖等级面积占比分别为81.59%、90.00%和86.88%,均大于80%,植被覆盖处于较好水平,生长状况良好.3)海拔梯度上,2014—2016年改善型和明显退化型在海拔1800 m以下区域有分布优势,在海拔1800 m以上区域无分布优势;轻微退化型在海拔1700 m以下和2000 m以上区域有分布优势;2016—2020年改善型和退化型在海拔1700 m以下区域有分布优势,明显退化型表现出极强分布优势;2014—2020年明显改善型在海拔1700 m以下区域有分布优势,在海拔2000 m以上区域分布优势较弱,而明显退化型在海拔1700 m以下区域表现出强优势分布,在海拔1700 m以上区域则无分布优势.4)2014—2016年和2016—2020年植被覆盖退化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8°的平缓区域,8°以上区域无分布优势,其他植被覆盖度变化类型在坡度上趋于稳定.5)坡向上,2014—2016年改善型植被在阳坡和半阳坡有分布优势,明显退化型在阴坡有分布优势,2016—2020年轻微改善型在阳坡和半阳坡有分布优势,明显退化型和轻微退化型在阴坡有分布优势;2014—2016年改善型在阳坡和半阳坡有分布优势,轻微退化型在阴坡和半阴坡有分布优势.[结论]1)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在时间上表现为2014、2016和2020年不同等级间的植被覆盖度结构平稳,局部植被覆盖度出现降低现象,总体趋势为植被覆盖度增加.2)植被覆盖度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不同等级上呈规律性分布,植被覆盖变化类型与地形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明显减少型区域聚集在坡度小于8°、海拔1533~1700 m区域,在坡向上没有明显表现出分异性,主要为土地利用方式转换所致;植被覆盖明显改善型聚集在阳坡和半阳坡地区,说明人工造林效果比较明显.3)森林防火重点区域为植被覆盖度高的山区.
文献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像元二分模型;地形分异特征;遥感;崇礼区
作者姓名:
谭炳香;沈明潭;郄光发;戚瞾;贺晨瑞
作者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9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炳香;沈明潭;郄光发;戚瞾;贺晨瑞-.冬奥会崇礼生态核心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遥感监测)[J].林业科学,2022(04):141-151
A类:
B类:
核心区,遥感监测,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素,生态规划,森林防火,北京冬奥会,GF,WFV,Sentinel,多光谱影像,数据源,像元二分模型法,遥感估测,数字高程模型,马尔科夫模型,动态度,地形分布,分布指数,指数分析,分异性,四周,分布格局,地形地貌,地貌特征,平原区,山谷,人类活动,活动区,生长状况,状况良好,海拔梯度,改善型,下区,上区,无分,区域分布,优势分布,变化类型,坡向,阳坡,阴坡,不同等级,总体趋势,地形因子,土地利用方式,坡地,明人,人工造林,造林效果,效果比较,重点区域,地形分异特征,崇礼区
AB值:
0.215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