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歌剧"咏唱范式"的建构及其戏剧性因素
文献摘要:
"演唱范式"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概念,指音乐创作与演出实践中以"歌声"为视域形成的艺术作品模式,源于艺术家共同体对"歌声"的文化共识.中国歌剧的"咏唱范式"融合了中西方歌剧文化,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其戏剧性因素是范式建构的基础.经历了探索与低潮,"咏唱范式"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得到发展,至今仍在不断建构.《原野》中"咏唱"在声部间营造出强烈悲剧氛围,凸显了人物唱腔的"表情性音调";《骆驼祥子》中"咏唱"展现出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凸显了演唱叙事的"间离效果";《兰花花》中"咏唱"赋予民歌元素强大的戏剧张力,凸显了冲突运行中的"人声交响化"."咏唱"具有对情与理、爱与恨、生与死等复杂哲学命题深度挖掘的能力,形成范式的典型性,成为中国歌剧"演唱范式"的主导,在文化创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献关键词:
中国歌剧;范式;戏剧性;《原野》;《兰花花》;《骆驼祥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楠;徐敦广
作者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长春 1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楠;徐敦广-.中国歌剧"咏唱范式"的建构及其戏剧性因素)[J].江汉学术,2022(05):120-128
A类:
中西方歌剧
B类:
中国歌剧,咏唱,戏剧性,演唱,音乐创作,创作与演出,演出实践,歌声,艺术作品,艺术家,文化共识,国际视野,中国情怀,范式建构,低潮,改革开放后,渐得,原野,声部,悲剧,唱腔,表情,情性,音调,骆驼祥子,悲天悯人,人文情怀,间离效果,兰花花,民歌元素,人声,交响化,情与理,爱与恨,生与死,深度挖掘,典型性,文化创新,时代精神
AB值:
0.39496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