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民事司法保护
文献摘要: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是个人标识,可发挥"身份证件"的作用.它往往关联某种利益,因而可能被盗取和非法利用而成为侵犯信息权人法益的利器,但我国法律对其规范有限且宽泛.实际生活中,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被侵犯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司法保护中则存在重刑轻民的现象,民事司法保护困难重重.因此,为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不受侵害,就必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其民事司法保护提供有力依据,并配套其他保护措施.
文献关键词:
生物识别信息;个人信息;民事司法保护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肖琪畅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重庆 401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肖琪畅-.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民事司法保护)[J].时代法学,2022(02):91-98
A类:
B类: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民事司法保护,身份证件,被盗,盗取,非法利用,信息权,法益,利器,国法,宽泛,实际生活,重刑,困难重重,侵害,法律制度,保护措施,个人信息
AB值:
0.2548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