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河流下切对陡倾层状岩体深层倾倒变形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研究岩体倾倒变形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坝前倾倒变形体为例,对研究区地质概况、澜沧江下切情况及岩体倾倒变形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采用底摩擦试验与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澜沧江下切致使岸坡陡倾,使得岩体临空范围扩大,这成为岩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倾倒变形的有利条件;澜沧江持续下切促使岩体倾倒变形逐步向坡体下部和深部发育,最终形成深层倾倒;岩体变形处于极强倾倒、强倾倒及弱倾倒3种状态并呈中部变形强而上、下部变形弱的特点;平硐显示倾倒变形体处于卸荷范围且底界未揭穿,表明该区域岩体倾倒变形与澜沧江下切中岩体卸荷作用有关.
文献关键词:
澜沧江下切;深层倾倒;底摩擦;数值分析;岩体卸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雨林;涂国祥;张银;李明;石惊涛;严优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中冶置业武汉有限公司,武汉43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雨林;涂国祥;张银;李明;石惊涛;严优-.河流下切对陡倾层状岩体深层倾倒变形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文,2022(08):915-922
A类:
深层倾倒,澜沧江下切
B类:
河流下切,层状岩体,形成机理,水电站,前倾,倾倒变形体,地质概况,变形特征,调查和分析,底摩擦试验,数值分析方法,岸坡,重力作用,有利条件,坡体,深部,岩体变形,揭穿,切中,岩体卸荷,卸荷作用
AB值:
0.196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