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针刺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细胞自噬及Omi/HtrA2通路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针刺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细胞自噬及Omi/HtrA2通路的影响,为探讨针刺改善运动性骨骼肌损伤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8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针刺组(A组,n=40)、运动组(E组,n=40)、运动针刺组(EA组,n=40).E组进行一次持续性下坡跑,跑台坡度为-16°,速度为16 m/min,运动时间为90 min;A组斜刺大鼠比目鱼肌,进针角度约30°,留针2 min;EA组在运动后斜刺比目鱼肌留针干预.分别于运动、针刺或运动针刺干预后0 h、12 h、24 h、48 h和72 h取材.透射电镜观察比目鱼肌细胞内自噬体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比目鱼肌丝氨酸蛋白酶Omi/HtrA2、HS1相关蛋白X-1(Hax-1)和自噬蛋白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E组运动后比目鱼肌细胞内出现明显的肌小节撕裂以及细胞器肿胀、异常聚集等超微结构变化,并伴有大量的自噬体形成,同时Omi/HtrA2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在0 h、12 h、24 h、48 h时间点均较C组升高(P<0.05或P<0.01),前者在12 h时间点达到最高,后者在24 h时间点达到最高,两者均在72 h时间点恢复;Hax-1蛋白表达在0 h、12 h、24 h、48 h时间点较C组出现降低(P<0.05或P<0.01),在12 h时间点达到最低,72 h时间点恢复.A组各目标蛋白表达量在各个时间点与C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EA组运动加针刺干预后比目鱼肌细胞内肌小节撕裂以及细胞器肿胀、异常聚集等超微结构变化相对明显,自噬体形成不活跃,同时Omi/HtrA2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在0 h、12 h、24 h、48 h时间点较C组有升高趋势(P<0.05或P<0.01),最高值均出现在12 h时间点,Hax-1蛋白表达在0 h、12 h、24 h、48 h时间点较C组出现降低(P<0.05或P<0.01),最低值出现在12 h时间点.EA组相较于A组,除Hax-1蛋白表达持续降低至72 h时间点(P<0.05)外,其他各目标蛋白变化与EA组相较于C组的结果相同.EA组相较于E组,Omi/HtrA2和Beclin1的蛋白表达在0 h、12 h、24 h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Hax-1蛋白表达在12 h、24 h时间点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1)一次大负荷离心运动可以诱导骨骼肌细胞自噬增强;(2)针刺可通过抑制Omi/HtrA2对Hax-1的切割作用,增强后者对Beclin1的结合性抑制,最终降低自噬水平.
文献关键词:
骨骼肌;自噬;Omi/HtrA2;针刺
作者姓名:
张欣;李俊平;王瑞元
作者机构:
南京体育学院运动健康科学系 南京 210014;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北京 100084
引用格式:
[1]张欣;李俊平;王瑞元-.针刺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细胞自噬及Omi/HtrA2通路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22(08):625-632
A类:
Hax
B类:
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大鼠细胞,细胞自噬,Omi,HtrA2,周龄,雄性大鼠,运动针刺,EA,下坡,跑台,运动时间,斜刺,比目鱼肌,进针角度,留针,取材,透射电镜,电镜观察,自噬体,超微结构变化,Blot,肌丝,丝氨酸蛋白酶,HS1,自噬蛋白,Beclin1,小节,撕裂,细胞器,常聚,最高值,最低值,大负荷,离心运动,骨骼肌细胞,切割作用,结合性
AB值:
0.1956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