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遮阴条件下杉木幼苗生长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
文献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强度遮阴条件下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以及不同器官碳(C)、氮(N)、磷(P)积累、分配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探讨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条件下的C、N、P元素积累及分配的响应策略,揭示遮阴处理对杉木幼苗C、N、P元素变化规律的影响,为杉木苗木繁育、林分光照环境调控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当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遮阴方式设置5个遮阴梯度,即0%(对照,不遮阴)、遮阴强度40%(透光率60%)、60%(透光率40%)、85%(透光率15%)和95%(透光率5%),持续观测1a.试验结束后测定幼苗株高与地径增量、各器官生物量、根冠比、各器官C、N、P含量、积累量,并分析C、N、P化学计量特征(以C/N、C/P,N/P表示元素质量比)等指标.[结果]①随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幼苗株高增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地径增量则显著降低(P<0.05).根、茎、叶及总生物量、根生物量占比和根冠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增大;②根、茎、叶中及总的C、N、P积累量随遮阴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杉木地上部分(茎和叶)C和N分配比例增加,而地下部分(根)C和N分配比例则降低.③杉木幼苗C/N和C/P变化趋势相同,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杉木幼苗各器官N/P低于14,表明杉木幼苗在不同遮阴下的生长受到N限制.[结论]杉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对不同遮阴强度响应有差异,主要表现在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株高生长加快,地径粗生长减缓,生物量分配倾向于地上部分,幼苗由"矮粗"逐渐转变为"细高".但是过度遮阴不利于杉木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生物量积累减少,C、N、P积累量降低.
文献关键词:
杉木幼苗;遮阴;化学计量特征;养分利用策略
作者姓名:
刘青青;黄智军;马祥庆;王正宁;邢先双;刘博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2;山东省水文中心,山东 济南 250002;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引用格式:
[1]刘青青;黄智军;马祥庆;王正宁;邢先双;刘博-.遮阴条件下杉木幼苗生长和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74-82
A类:
B类:
杉木幼苗,幼苗生长,化学计量特征,不同强度,Cunninghamia,lanceolata,生物量积累与分配,不同器官,元素积累,响应策略,遮阴处理,苗木繁育,林分,光照环境,环境调控,调控管理,透光率,1a,后测,幼苗株高,地径,各器官,官生,根冠比,总生物量,比降,叶生物量,地上部分,分配比例,生理特性,高生长,生物量分配,细高,累减,养分利用策略
AB值:
0.2385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