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新型微量注射装置在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的应用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的小鼠脑内微量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装置制备稳定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C57BL/6J雌性小鼠分为实验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实验组应用新型微量注射装置进行单侧纹状体内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射,对照组则使用普通微量注射器.建模后,观测记录小鼠异常行为并统计分析黑质和纹状体组织学改变.结果 旋转实验提示,实验组小鼠均出现阿扑吗啡(Apo)诱导的旋转行为,对照组仅5只小鼠出现旋转行为.建模28 d,对照组小鼠30 min旋转圈数较7 d显著下降(P<0.05),且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实验组小鼠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小鼠患侧纹状体内反应性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增多,部分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特征.结论 用于颅内立体定向注射的新型微量注射装置可显著提高制备PD模型小鼠的成功率.
文献关键词:
帕金森病;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框架;新型微量注射装置;多巴胺能神经元
作者姓名:
左赋兴;苑青;蔡洪庆;韩睿钦;万经海
作者机构: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左赋兴;苑青;蔡洪庆;韩睿钦;万经海-.新型微量注射装置在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小鼠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与临床,2022(07):1031-1034
A类:
新型微量注射装置,立体定向框架
B类:
帕金森病模型,模型小鼠,基多,OHDA,C57BL,6J,雌性小鼠,纹状体,注射器,异常行为,黑质,旋转实验,吗啡,Apo,旋转行为,转圈,免疫组化染色,多巴胺能神经元,患侧,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有神,神经前体细胞,颅内
AB值:
0.2468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