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特征及其成因演化机制
文献摘要:
滇东南岩溶地貌发育,岩溶洞穴是该区典型空洞体系.文章以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典型岩溶洞穴为研究对象,基于地学理论和地球化学分析,对该区地貌特征、成因及演化机制开展科学研究.研究表明,NW向的张性断裂、区内可溶部分最高个旧组碳酸盐岩以及杨柳河向西流动的水动力作用是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发育的主要成因;全新世中期6 kaBP以来,该地区洞穴演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主体形成时间为6~4 kaBP;此外,建立石洞洞穴与地下河发育模式.本次研究对南洞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文献关键词:
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洞穴成因;演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潘玉峰;吴建标;李社宏;潘明
作者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三地质队,广西 贵港 537100;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昆明理工大学有色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云南 昆明 650093;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玉峰;吴建标;李社宏;潘明-.滇东南南洞地下河系统源区洞穴特征及其成因演化机制)[J].中国岩溶,2022(01):133-142
A类:
南洞地下河系统,洞穴成因
B类:
滇东南,南南,源区,成因演化,演化机制,南岩,岩溶地貌,地貌发育,岩溶洞穴,地学,地球化学,化学分析,地貌特征,NW,高个,个旧,碳酸盐岩,杨柳,柳河,向西流,水动力,动力作用,主要成因,全新世,kaBP,形成时间,石洞,洞洞,发育模式,地下水资源评价,实际意义
AB值:
0.2802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