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海上高—特高含水期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探索高—特高含水期稠油油藏不同提液方式下提高剩余油采出程度的机理,设计不同提液方式、不同原油黏度下的海相砂岩稠油油藏驱替实验,采用在室内搭建长岩心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高含水期、特高含水期时不同提液方式、原油黏度等因素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结合核磁共振成像和T2图谱研究不同注水方式下剩余油分布.研究表明,提液相比于恒定低速驱,可提高11%左右的采出程度;以驱替至含水率大于99%作为驱替结束条件,高含水期油藏通过多次控幅提液采出程度最高;岩心低速水驱至特高含水期后,岩心核磁共振图像饱和度明显降低,随着驱替的进行,孔隙度分量逐渐降低,即剩余油逐渐减少;高含水期多次提液对不同孔径动用程度比一次大幅提液效果好,微孔、小孔和中孔均有不同程度波及,整体采出程度提高17.01%,其中,中小孔导致采出程度提高13.31%,占提高幅度的78.2%;特高含水期,多次提液比一次大幅提液原油采出程度提高9.2%,其中中孔采出程度的提高作出主要贡献,占提高幅度的97.2%,微小孔波及程度较小.研究成果可为高—特高含水期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支持.
文献关键词:
含水时机;提液变速驱;气测渗透率;原油黏度;核磁共振;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
作者姓名:
张伟;戴建文;王亚会;涂乙
作者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伟;戴建文;王亚会;涂乙-.海上高—特高含水期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J].地质科技通报,2022(03):193-199
A类:
提液方式,含水时机,提液变速驱
B类:
特高含水期,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采出程度,原油黏度,海相砂岩,油藏驱替,驱替实验,长岩心,心物,物理模拟实验,核磁共振成像,注水方式,下剩,剩余油分布,低速,高含水期油藏,水驱,核磁共振图像,图像饱和度,孔隙度,不同孔径,动用程度,微孔,波及,高作,微小孔,气测渗透率
AB值:
0.1749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