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渤海油田裂缝性潜山油藏储层分类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文献摘要:
针对裂缝性潜山油藏非均质性强、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开发中后期高效开发难度大等问题,文中以渤海JZ油田为例,采用数值实验、大型三维物模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裂缝性油藏不同储层条件下裂缝参数敏感性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剩余油挖潜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裂缝发育特征对油藏生产规律影响不同,根据生产井产能特征将JZ油田储层划分为3类,不同储层条件下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整体上,裂缝系统采出程度较高,基质系统是主要的剩余油富集区.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物性差区、大裂缝周边的小裂缝及井网控制不完善区;纵向上,剩余油以"零星镶边状分布型"、"局部块状分散型"、"大裂缝窜流块状连续型"赋存为主.在剩余油认识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并结合矿场实践,提出了一套适合3类储层的剩余油挖潜策略.JZ油田现场实践表明,采用该系列技术,油田近3 a含水上升率持续降低,实现3 a连续稳产80×104t,相比常规稳定注水方案,预计提高采收率近5百分点.该研究对同类裂缝性潜山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关键词:
裂缝性潜山油藏;储层分类;剩余油分布规律;挖潜;稳油控水;提高采收率
作者姓名:
祝晓林;刘宗宾;葛丽珍;赵健男;孟智强;王欣然
作者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祝晓林;刘宗宾;葛丽珍;赵健男;孟智强;王欣然-.渤海油田裂缝性潜山油藏储层分类及剩余油分布规律)[J].断块油气田,2022(04):527-531
A类:
裂缝性潜山油藏
B类:
渤海油田,储层分类,剩余油分布规律,油藏非均质性,非均质性强,产量递减,开发中后期,高效开发,发难,JZ,数值实验,物模实验,数值模拟方法,裂缝性油藏,储层条件,裂缝参数,参数敏感性分析,剩余油挖潜,挖潜策略,裂缝发育,发育特征,生产井,产能特征,储层划分,下剩,裂缝系统,采出程度,富集区,井网,零星,镶边,分布型,块状,分散型,窜流,连续型,赋存,存为,数值模拟技术,矿场实践,现场实践,含水上升率,稳产,104t,注水方案,提高采收率,百分点,稳油控水
AB值:
0.3121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