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对行株距变化的响应
文献摘要:
在相同密度7.5×104株/hm2条件下,设置5个行株距处理:T1:行距50 cm,株距26.6 cm;T2:行距55 cm,株距24.2 cm;T3:行距60 cm,株距22.2 cm;T4:株距65 cm,株距20.5 cm;T5:行距70 cm,株距19.0 cm,研究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对行株距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处理T5干物质最终积累量最高.处理T 2株高、穗位高较低,有利于植株降低重心,提高抗倒伏能力.穗下层叶向值低于穗上层,处理T 1、T2茎叶夹角较小,降低了叶片间的互相遮阴,受光条件得到改善.灌浆至乳熟期处理T4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灌浆期后叶面积指数下降速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处理T3叶绿素相对含量最高,一直持续至乳熟期,始终高于处理T 1、T5.灌浆期净光合速率表现为T4>T3>T5>T2>T 1处理,但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产量随着行距的增加株距的缩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处理T3产量最高,与处理T 1、T2、T4、T5差异达显著水平,处理T2、T4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处理T5,处理T3比处理T1、T2、T4、T5分别增加了7.22%、3.96%、3.21%、9.99%.行株距的变化对穗长、穗粗、行粒数以及百粒质量的影响较小,而对穗行数、秃尖长有明显影响.行距60cm,株距22.2cm配置有利于夏玉米产量的提高.
文献关键词:
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叶面积指数;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
作者姓名:
许海涛;冯晓曦;许波;张军刚;郭海斌;王成业
作者机构:
驻马店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驻马店综合试验站,河南驻马店4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海涛;冯晓曦;许波;张军刚;郭海斌;王成业-.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形态特征及光合特性对行株距变化的响应)[J].江苏农业科学,2022(06):53-59
A类:
B类:
夏玉米,干物质生产,光合特性,行株距,hm2,行距,T4,T5,株高,穗位高,植株,高抗,抗倒伏能力,茎叶,叶夹角,遮阴,乳熟期,叶面积指数,灌浆期,后叶,降速,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显著水平,穗长,粒数,百粒质量,穗行数,秃尖,60cm,2cm,玉米产量
AB值:
0.2501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