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干湿循环效应下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三轴剪切力学行为研究
文献摘要:
通过干湿循环效应下的数字图像三轴剪切试验、CT扫描试验及扫描电镜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干湿循环过程的三轴剪切力学行为及微细观结构演化机制.结果 表明: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纤维含量较高试样的三轴剪切鼓胀破坏形态转变为剪切带破坏;干湿循环早期阶段,剪切破坏形态随纤维含量增加,由剪切带破坏转变为鼓胀破坏.干湿循环作用和纤维含量对应力-应变曲线的类型及特征无明显影响,均表现为应变硬化型.破坏偏应力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逐渐减小,但衰减速率逐渐减小;破坏偏应力随纤维含量增大先增加而后减小,呈抛物线变化特征,存在一个最佳纤维含量为0.6%.CT数均值ME值呈现与破坏偏应力相似的变化规律.干湿循环作用下筋-土界面产生一定的开裂和松弛现象,弱化了纤维的加筋效应,但与素黄土相比,纤维加筋黄土的微观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整体稳定性.构建了干湿循环效应下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的宏细观损伤变量,其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
文献关键词:
干湿循环;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数字图像技术;三轴剪切试验;损伤变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健;武智鹏;陈辉
作者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5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健;武智鹏;陈辉-.干湿循环效应下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三轴剪切力学行为研究)[J].岩土力学,2022(01):28-36
A类:
玄武岩纤维加筋黄土
B类:
循环效应,剪切力,力学行为研究,三轴剪切试验,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循环过程,微细观结构,细观结构演化,演化机制,循环次数,纤维含量,鼓胀,破坏形态,剪切带,早期阶段,剪切破坏,干湿循环作用,变曲,应变硬化,偏应力,衰减速率,抛物线,ME,松弛现象,结构表现,整体稳定性,宏细观,细观损伤,损伤变量,数字图像技术
AB值:
0.2148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