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周年轮作栽培模式
文献摘要:
为探索南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植新途径,建立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和玉米(Zea mays)周年轮作栽培模式,本研究开展了紫花苜蓿冬闲田栽培技术和轮作玉米栽培技术研究.紫花苜蓿栽培试验设置了对照(不施肥)和施肥(NPK复合肥)处理;轮作玉米试验设置了原位添加苜蓿绿肥(紫花苜蓿种植地)、异地添加苜蓿绿肥(未种植紫花苜蓿地)和不添加苜蓿绿肥(对照)3个处理,添加量为3000 kg·hm?2苜蓿干草.结果表明:秋播紫花苜蓿可分别于次年4月初和5月中旬刈割两茬.其中,施肥显著提高了苜蓿产量和叶蛋白质含量(P<0.05),两茬累计干草产量达到10897 kg·hm?2,比对照增产22.7%;与未种苜蓿地相比,种植苜蓿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的全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原位添加和异地添加苜蓿绿肥均显著提高了轮作玉米的全株生物量(P<0.05),增幅分别达到40.1%和16.7%,并且,原位添加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及10?20 cm的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饲用玉米周年轮作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轮作栽培模式,既可获得紫花苜蓿和玉米双丰收,又可有效改善农田土壤质量.
文献关键词:
紫花苜蓿;冬闲田;轮作;绿肥;速效磷;土壤有机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晨;王仪明;马力;苏连泰;高鲤;周鹏;安渊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 农业部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240;上海鼎瀛农业有限公司, 上海 202171;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河南 郑州 45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晨;王仪明;马力;苏连泰;高鲤;周鹏;安渊-.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与玉米周年轮作栽培模式)[J].草业科学,2022(05):996-1005
A类:
B类:
长江中下游地区,紫花苜蓿,周年轮作,轮作栽培,栽培模式,Medicago,sativa,Zea,mays,冬闲田,玉米栽培技术,苜蓿栽培,栽培试验,不施肥,NPK,复合肥,绿肥,种植地,异地,hm,苜蓿干草,秋播,次年,月初,中旬,刈割,两茬,叶蛋白,蛋白质含量,干草产量,土层,全氮,速效磷,有机质含量,全株,生物量,速效钾,钾含量,饲用玉米,双丰收,农田土壤质量,土壤有机质
AB值:
0.2650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