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河西走廊荒漠灌区不同豆禾混播对土壤养分及牧草产量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和长穗偃麦草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建植1年后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牧草产量,利用TOPSIS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河西走廊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筛选最佳组合.结果表明:三组分混播草地(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牧草产量最高,达22928.13kg/hm2.在0~40cm 土层,其与紫花苜蓿单播相比产量提高了 32.13%,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 3.04%、69.44%和54.32%,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 82.81%、26.67%、25.09%、6.63%和7.09%;其与紫花苜蓿+无芒雀麦的混播草地相比产量增加了 5.78%,有机质含量降低了 39.88%,土壤全氮含量降低了 56.55%,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全磷和全钾含量各增加了 30.64%、49.57%、8.41%、16.71%、8.45%和8.45%;其与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草地相比产量增加21.34%,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降低了 46.22%、73.81%、18.59%、18.49%、30.42%和19.22%,速效磷和硝态氮分别增加了 9.68%和47.44%.TOPSIS综合评价表明,三组分混播建植的人工草地最适合在河西走廊荒漠灌区推广建植.
文献关键词:
河西走廊;豆禾混播;土壤养分;牧草产量
作者姓名:
王文虎;曹文侠;王小军;王世林;徐俊洲;乔欢欢;梁金金;马琦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文虎;曹文侠;王小军;王世林;徐俊洲;乔欢欢;梁金金;马琦-.河西走廊荒漠灌区不同豆禾混播对土壤养分及牧草产量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2(05):40-49
A类:
B类:
河西走廊,荒漠,灌区,豆禾混播,牧草产量,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草人,建植,土壤养分含量,TOPSIS,多年生人工草地,最佳组合,三组分,混播草地,13kg,hm2,40cm,土层,单播,速效磷,磷含量,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全磷,全钾,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含量降低,土壤全氮含量,评价表,广建
AB值:
0.22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