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冬闲田混播小麦与豆科牧草对饲草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文献摘要:
全株小麦具有较高的饲用价值,是许多国家常用的饲料作物.为在我国华南地区冬闲田获取优质高产牧草及改良土壤,于2017~2018年晚稻收割后进行小麦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紫云英和光叶紫花苕)6∶4混播,研究其对牧草产量、营养价值和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播,混播牧草的干物质、粗蛋白产量分别增加了 0.11%~17.39%和11.76%~30.59%;混播对牧草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混播显著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以及酶活性(P<0.05).相关分析表明,DM含量与AD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pH值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速效磷含量与有机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真菌数量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牧草产量、营养和土壤养分中的关键指标,小麦与豆科牧草混播优于小麦单播,其中小麦+光叶紫花苕效果最好.
文献关键词:
饲用小麦;混播;土壤;干物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许留兴;李万荣;王晓亚;李鑫琴;樊杨;武丹;张建国
作者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草业中心/广东省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2;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江门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广东 江门 529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许留兴;李万荣;王晓亚;李鑫琴;樊杨;武丹;张建国-.冬闲田混播小麦与豆科牧草对饲草产量、品质和土壤特性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2(09):66-74
A类:
饲用小麦
B类:
冬闲田,豆科牧草,饲草产量,土壤特性,全株,饲用价值,家常,饲料作物,国华,华南地区,优质高产,改良土壤,晚稻,收割,紫花苜蓿,箭筈豌豆,紫云英,光叶紫花苕,牧草产量,营养价值,单播,粗蛋白产量,粗脂肪,粗灰分,洗涤,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化合物含量,全氮,速效磷,磷含量,DM,ADF,酸性磷酸酶活性,有机质含量,脲酶活性,土壤养分,关键指标,牧草混播,干物质产量
AB值:
0.3262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