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产量与品质的无芒雀麦灌溉制度研究
文献摘要:
合理的水分调控模式有助于提升人工草地生产力、改善牧草品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无芒雀麦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河西走廊地区两种水分调控模式[分生育期调亏灌溉(I1);全生育期调亏灌溉(I2)]下灌水量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综合考虑大田试验和典型枯水年灌溉制度模拟结果进行灌溉制度优选,为当地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增加,I1模式下无芒雀麦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I2模式下则逐渐增加,两种模式下无芒雀麦粗蛋白含量均逐渐减小,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缓慢增加.与I2相比,I1模式下无芒雀麦产量平均提升23.11%,粗蛋白含量平均提升6.09%,因此,I1水分调控模式较优.由大田试验分析及典型枯水年灌溉制度模拟结果可知,I1DF1处理下[返青期(75%~85% θFC),拔节期(65%~85% θFC),抽穗期(65%~85% θFC)],灌水次数12次,灌溉定额521.76 mm的灌溉制度可为河西走廊地区无芒雀麦节水稳产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无芒雀麦;产量;品质;水分调控;灌溉制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姜渊博;康燕霞;齐广平;银敏华;马彦麟;汪精海;贾琼;康瑶;张宏斌;唐仲霞;汪爱霞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渊博;康燕霞;齐广平;银敏华;马彦麟;汪精海;贾琼;康瑶;张宏斌;唐仲霞;汪爱霞-.基于产量与品质的无芒雀麦灌溉制度研究)[J].草业学报,2022(11):158-171
A类:
I1DF1
B类:
产量与品质,无芒雀麦,灌溉制度,制度研究,水分调控,调控模式,人工草地,草地生产力,牧草品质,水资源利用效率,河西走廊地区,分生,调亏灌溉,全生育期,I2,灌水量,产量和品质,大田试验,枯水年,生产实践,两种模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纤维含量,试验分析,返青期,FC,拔节期,抽穗期,灌水次数,灌溉定额,节水,水稳,稳产
AB值:
0.26611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