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溶栓后早期使用低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溶栓后24 h内早期使用低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3月-2021年7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脑梗死的患者,筛选符合静脉溶栓资格且发病时间≤4.5 h的患者,根据溶栓后早期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消除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对比分析两组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发生率、治疗效果和出血风险.结果 入院后第一天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HISS评分两组在治疗后1 d及第7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90 d后mR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预后较好的患者(mRS 0~1)的比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留有严重残疾患者(mRS≥4分)的比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无脑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溶栓后早期使用小剂量替罗非班不仅安全,而且能减少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最终提高患者的远期预后.
文献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替罗非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静脉溶栓
作者姓名:
田浩;张昊婕;左靖;万跃
作者机构:
湖北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430033;湖北第三人民医院阳逻院区,湖北 武汉430415
引用格式:
[1]田浩;张昊婕;左靖;万跃-.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溶栓后早期使用低剂量替罗非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04):343-346
A类:
B类: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低剂量替罗非班,疗效及安全性,安全性研究,branch,atheromatous,disease,BAD,第三人,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脑梗死,静脉溶栓,发病时间,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propensity,score,matching,PSM,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neurological,deterioration,END,出血风险,第一天,NHISS,及第,mRS,留有,重残,残疾,疾患,无脑,脑出血,死亡病例,小剂量,远期预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AB值:
0.2536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